洁净室——清洗间日常行为规范

2020-04-30 17:11

本规章作为《洁净室使用日常行为规范总则》之附属条例。为保证洁净室清洗间各项工艺顺利开展、确保实验人员人身安全,确保仪器设备平稳安全可靠地运行,保持清洗间洁净度,特制订此规章,要求实验人员严格遵守。

一、酸类药品(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浓磷酸、醋酸)等的安全使用及急救措施

1、使用强酸(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或氢氟酸药品前,应带上耐酸碱手套,穿上塑胶围裙,并带上防护面罩;

2、在配置浓硫酸混合溶液时,浓硫酸应最后缓慢加入水溶液中,并用石英棒不断的搅动,绝对禁止把水溶液到入浓硫酸,以免飞溅伤人;

3、使用氢氟酸时,务必使用塑料容器,严禁使用玻璃容器;

4、各类氢氟酸缓冲溶液需使用1个月以上,方可进行更换。氢氟酸溶液使用完毕后,应把废液倒入废弃氢氟酸桶内,严禁直接倒入下水管道。氢氟酸废液需要与氢氧化钙中和,进行无害化处理;

5、酸废液需稀释后方可倒入酸碱腐蚀槽内(除氢氟酸废液外),切不可任意倾倒,更不可与有机溶液混合。尤其是浓硫酸废液需稀释后并等溶液完全冷却方可到入酸碱腐蚀槽内;

6、皮肤或眼睛接触浓硫酸切忌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 再用大量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清洗;

7、皮肤接触氢氟酸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较长时间,直至伤口表面发红,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再以甘油和氧化镁(21)悬浮剂涂抹,用消毒纱布包扎;

8、眼睛接触氢氟酸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9、皮肤或眼睛接触浓盐酸、浓硝酸、浓磷酸或醋酸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二、碱类药品(TMAH、氨水)等的安全使用及急救措施

1、使用碱类药品前,应带上耐酸碱手套,穿上塑胶围裙,并带上防护面罩;

2、皮肤或眼睛接触碱类药品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乙酸溶液清洗;

3、碱废液需稀释后方可到入酸碱腐蚀槽内,切不可任意倾倒,更不可与有机溶液混合。

 

三、有机溶剂(甲苯、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的安全使用

1、使用有机药品时,应带上乳胶手套,并带上防护面罩;

2、甲苯属于剧毒类有机药品,除非是特别脏的晶片,清洗晶片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甲苯;

3、对有机溶剂加热时,其加热温度应低于有机溶剂的沸点;

4、含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的可溶性溶剂处理,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排放。对其它无机废液应作预处理,使有害物质沉淀,并存放于专门的废液桶中

5、皮肤接触有机药品时,应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

6、眼睛接触有机药品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四、溶液的配置和使用

1、在倾注或加热溶液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在脸上或皮肤上;

2、使用药品时,应在通风橱中完成。加热液体时,或超声有机溶液时,应关闭好橱门,以免液体飞溅伤人;

3、溶液配置完毕后,应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注明溶液化学成分及组成、使用人、联系电话和使用日期;

4、在工作时,应养成良好的工作姿势,上身应避免前倾入通风橱中,除避免危险外亦减少污染机会;

5、无论晶片处于清洗或腐蚀状态,绝不可轻忽省略,擅自离开。

 

五、晶片的干燥

1、使用水枪冲洗晶片或者使用氮气枪吹干晶片时,应保存晶片与枪头成一定斜度,避免枪头直接对准晶片进行冲洗或者吹干,同时注意控制枪头流速,以防晶片由于承受过大的冲击力而破裂或直接被吹飞;

2、洁净室烘箱只用于烘烤清洗后的晶片和玻璃器皿,光刻胶、滤纸、标签纸禁止入烘箱内,烘箱内及其附近禁止放置易燃易爆品。

 

六、实验结束和应急处理

1、严格执行实验开始和结束刷卡制度,禁止未刷卡而进行实验的行为,禁止实验未结束而提前刷卡结束的行为;

2、通风柜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柜门,保持清洗间内压力平衡和清洗间的洁净度;

3、最后离开清洗间的人员务必确认烘箱、热板、水、气体处于关闭状态,方可离开;

3、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报告、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化学药品外泄时应立即向工作人员汇报,并作适当处理,若有撤离需要时应依靠指示撤离。

本规章解释权限归研究院.